本网讯 近日,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结果公示,我校参赛团队在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赛道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赛道中获得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实现获奖质量与数量的双突破,其中北海国际学院推荐的《古韵非遗 印彩东方—打造非遗研学引领者》项目荣获省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实践,培养科技素养、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学校自2023年10月启动本届比赛以来,各学院积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累计参赛项目达2095项,并择优推选39项进入省赛网评阶段,参赛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备赛期间,创新创业学院与参赛学院先后组织种子项目遴选初赛、复赛、决赛等多场比赛,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项目逻辑架构梳理、PPT制作培训等多方面系统辅导,不断提升参赛作品质量。学校高度重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工作,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多次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深入备赛现场,与指导教师、备赛同学进行座谈交流,勉励参赛师生团队秉持“崇尚科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理念,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能力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创,全面培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海国际学院《古韵非遗 印彩东方—打造非遗研学引领者》一等奖项目团队全体参赛成员合影(文:董林涛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6本网讯 3月4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院长楚金华率领党委班子成员等来我校考察交流,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出席交流座谈会。徐梅代表学校对王心、楚金华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目标任务,以及今年动员大会提出的“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希望两校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大力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深度。来逢波表示,希望两校在人才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王心介绍了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学校历史、大学文化等情况,对我校扎根潍坊、服务潍坊的鲜明办学特色,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表示赞赏。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通有无,携手共同进步。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党的建设、岗位设置、职称评聘、教学、科研、学生管理、“3+2”本科贯通培养等方面改革创新进行了广泛交流。会后,王心、楚金华一行参观了学校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校史馆、文博馆和潍坊文化名人馆。党委(校长)办公室、合作发展处、文史学院、图书馆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郭然/张蒙蒙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6编者按 春风催新绿,擂鼓再出发。3月1日,学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暨2024年度工作动员会,擂起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突破上台阶的战鼓。全校上下聚焦聚力“一三七一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年”三大行动为总抓手,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奋力书写新利(中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充分展现学校上下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营造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拼搏奋进的浓厚氛围,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策划推出“聚力‘一三七一一’,求突破、上台阶、开新局”专栏,自即日起,在《新利(中国)有限公司报》、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等媒体推出。敬请垂注。“2024年是学校全面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科研处将围绕服务国家、省重大战略和地方需求,紧扣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坚持“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聚力推进科研攻坚,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扎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科研处处长李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放权赋能、提质增效,制定出台科研业绩评价、基本工作量、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学科性公司等管理办法,修订完善项目管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相关制度,优化分类评价等科研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着眼未来,立足实际,根据《新利(中国)有限公司章程》《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职权,保障学校学术评议和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新利(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新利(中国)有限公司社科联换届工作,推进大学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科研组织范式,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科研后备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重大成果培育计划”,围绕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等目标,集聚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构建有组织、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组织模式,努力创大平台、建大团队、立大项目、出大成果。做好学校第六次科研工作大会筹备、召开等事宜,总结第五次科研工作大会以来全校的科研工作情况,谋划下一步科研工作,表彰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激发全校师生科研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打造学校科技创新亮丽名片。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吸引校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和途径,全面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运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运行模式,持续深化校城融生,建立研发机构进入和退出机制,引进更多有创新活力的研发机构,提高新型智库建设水平,提升单位面积科研产出能效,产出更多高水平技术成果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高质量组织承办好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主办的“渤海论坛——首届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为专家学者、政府及企业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增强学校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定期组织召开学术沙龙、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让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研究动态,跟踪学术前沿,分享学术成果和科研经验。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团队的学术组会活动,促进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碰撞,激发新的研究灵感,积极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李庆军表示,2024年,科研处将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更大创新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张丹琳 肖玉芳 编辑:张丹琳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6本网讯 近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通报了2023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致公党新利(中国)有限公司主委、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建平撰写的《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研究》课题论文被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2023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将统战理论研究工作作为提高统战意识、宣传统战政策、推动统战工作、扩大统战影响的重要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练工作特色和理论经验,有力提升了全校统战工作质量,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文:李正仁 编辑:张丹琳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6本网讯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两会开幕盛况,热议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表达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党委书记徐梅: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开局之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自觉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在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校准方向,在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中把握重点,坚定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锚定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坚持“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开展“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年”行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激发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力谱写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着眼关键之年,谋划关键之策,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教育强国建设开启新征程。学校将坚持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这个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两会精神落实到推进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各项任务中,以更加严实的作风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新利官方网站力量。发展规划处处长宋广景:通过观看两会直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发展规划处将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任务目标,以“放权赋能”为抓手,深化综合改革,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作出应有贡献。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才:心怀“国之大者”,紧盯“民之所盼”,全国两会联结着每个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堂师生同上的思政大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中提到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强调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我将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用心用情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添砖加瓦。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希美:2024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十四五”规划决战之年召开的盛会。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锚定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坚持学校“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发展思路,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创新,推进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解福祥:全国两会拉开帷幕,通过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强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践行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未来赋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姜在勇: 2024年全国两会启幕,让我深感振奋。作为一名专注于能源催化领域的研究人员,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国家决策部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催化领域”战略目标,致力于突破能源催化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在党的领导下,借助学校完善的资源平台和优良的科研政策,推动团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能源催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博士、副教授张明玉:听取了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成就巨大,备受鼓舞,2024年虽任务艰巨,但目标明确,举措清晰,信心满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特别关注了为教育划重点的部分,当前,正值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工程学院辅导员贺梦凡: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两会在春意盎然的三月拉开了帷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鲜明凸显了人民至上这一价值底色。新学期,我将努力引领学生在会议精神学习中感受时代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投身到“人工智能+”行动中,将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青春梦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传媒学院学生刘思聪:三月伊始,春回大地,今年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方向。同时,报告中提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将大大缓解新经济形态下青年就业问题,为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减轻压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更应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怀理想的同时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5本网讯 3月3日,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带队前往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寿光市副市长张昭,文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东光,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增文、总经理信国滨等参加活动。徐梅对学校现代农学院与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充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将校企合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在省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立项、科研奖励申报等方面结出丰硕果实。张昭对徐梅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梁增文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与学校在平台共建、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合作成效。座谈会后,大家参观了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农业园区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科研处、合作发展处、现代农学院、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文/图:李明 编辑:王慧婷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0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